2025年5月中下旬,全球股市在科技股波动、企业回购潮与政策驱动下呈现分化格局,投资者需在结构性机会中把握核心逻辑。
市场分化加剧:A股回购潮与科技股估值调整并行
近期A股市场呈现两大主线:一是上市公司密集回购传递信心,二是科技板块估值分化加剧。据披露,2025年5月已有18家上市公司启动大额回购计划,总规模超30亿元,其中消费电子龙头四川长虹宣布斥资2.5亿至5亿元回购股份用于股权激励,彰显管理层对企业长期价值的认可。与此同时,核电巨头中国核电通过专项贷款支持的回购计划,进一步凸显政策对实体经济的定向扶持。 科技板块则呈现“冰火两重天”态势。尽管创业板指在5月15日下跌1.92%,但细分领域如NMN(抗衰老物质)、合成生物等概念股逆势上涨,反映出资金对政策利好和产业升级的追逐。以成飞集成为代表的航空制造企业,因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投资加码,连续三日登上龙虎榜,成为资金抱团的新方向。
美股科技股波动:结构性机会与风险并存
美股市场同样处于深度调整期。5月15日纳斯达克指数微跌0.18%,但个股表现差异显著:网易因一季度营收超预期大涨14%,而Meta、特斯拉等巨头则因估值压力回调超2%。值得关注的是,巴菲特宣布将于年底卸任伯克希尔CEO,引发价值投资标杆企业的股价震荡,这一事件或加速资金从传统行业向新兴科技领域迁移。 中概股方面,尽管部分互联网企业受地缘政治因素影响出现波动,但以生物医药、新能源为代表的硬科技中概股表现坚挺。例如,合成生物领域企业借助技术突破,年内平均涨幅已达45%,成为跨境资本配置的重点标的。
政策红利释放:创业板与新兴产业共振
创业板市场虽短期承压,但长期逻辑未改。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“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”,直接利好创业板中占比超60%的高端制造、生物医药企业。从资金流向看,5月以来创业板ETF净申购额环比增长32%,显示机构投资者正逢低布局。 细分赛道中,宠物经济板块异军突起。随着“银发经济”和“单身经济”叠加效应显现,国内宠物医疗、智能用品企业的营收增速已连续三个季度保持在30%以上,部分龙头企业估值较行业平均水平存在20%-30%的折价空间,具备较高安全边际。
投资策略: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
当前市场需关注三大核心变量:
- 政策导向:重点跟踪“十四五”规划中期评估涉及的半导体、新能源等领域的财政补贴落地情况;
- 业绩验证:6月半年报披露期将至,需警惕高估值科技股的业绩兑现风险;
- 全球流动性:美联储利率决议对成长股估值体系的冲击仍需密切观察。
建议投资者采用“核心+卫星”策略:以低估值、高分红的价值股(如核电、消费龙头)作为防御底仓,同时配置20%-30%仓位参与科技成长股的波段机会。需注意的是,新兴市场基础设施ETF(代码:EMIF)近期交易量萎缩,反映资金对新兴市场短期持观望态度,相关领域宜暂缓布局。